汾酒跑得快,清香就热得快,但是清香的热与酱香的热又有着明显的不同。
1
“缺酒”背景下的产能现状
与酱香的产区相比,清香白酒产区表现的小而散,无论是河南宝丰、湖北黄鹤楼,还是北京的红星、牛栏山、河北的衡水老白干,以及最具代表性的杏花村产区的汾酒、汾杏、汾阳市酒厂、汾阳王等企业和品牌,其区域分布在多个省份。当然,从此轮清香热来说,最具看点的无疑是杏花村产区。
即使是杏花村,其企业数量和产能,其规模也不够大,这与汾酒厚重的历史底蕴、行业地位以及杏花村源远流长的白酒文化相比,显得不太相称。但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审视,这恰恰也彰显着杏花村产区更为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。
据悉,目前杏花村产区的产能大约在15万吨左右,根据当地相关部门的规划,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,杏花村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清香白酒产能要达到50万吨。
在现有的15万吨产能中,汾酒集团作为龙头企业大约能有12万吨左右的产能,占据大部分,即使是这样,酒仍然是不够用的。据当地企业介绍,缺酒是目前杏花村产区的现状,尤其是汾酒这样的龙头企业,这也是清香热度升温的一个表现,和酱酒核心产区茅台镇有着极为相似的情景。在杏花村当地,能达到3000吨的产能,就算是颇具规模的除了汾酒之外的头部企业了,这和茅台镇的入门级的中等规模企业相比基本接近。
但从企业数量上,杏花村产区规模企业数量则显得极为单薄。据了解,杏花村产区有点规模的企业原来大约是三十家左右,随着汾酒高速发展以及清香热抬头,政府成立杏花村经济技术开发区,大力招商引资,酒厂的数量开始较快增长,加上新颁发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在内,杏花村的酿酒企业现在大约有八九十家。
除了杏花村产区外,周边的文水等地还有一些酒厂,与杏花村的企业共同成长,进行着资源互补。虽然与茅台镇产区千余家企业相比,杏花村产区的体量还不够大,但是快速增长的势头和大型骨干企业“缺酒”的现状,让行业内开始感受到大清香品类的商机正在加速到来。
2
汾酒溢出效应和新机会的承接
汾酒“缺酒”,这既是汾酒这个清香领军企业的苦恼,更是杏花村其它企业的机会。据调查,由于产能的限制和企业增长的需要,汾酒集团在玻汾的供应上是有限额的,另外对于一些销售乏力的开发产品等也要收缩,更多的优质酒则要满足青花等中高端品牌的需要。拿不到足够的玻汾或者被取消开发资格的开发商,只有和杏花村其它酒厂合作开发新品。除此之外,玻汾由于供应有限带来的提价,打开了高线光瓶酒的发展空间,在50元价格带上给更多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,无论各地区域龙头企业,还是有销售网络的开发商,都在纷纷进入到这一市场。
汾酒的溢出效应和茅台不同。无论高端产品的价格带还是整个销售结构和体量,汾酒都远远小于茅台,这使得清香品类的升温更像是一场蓄能式增长。汾酒高速增长带来的机会,一方面体现在开发品牌,另外一方面体现在高线光瓶。据当地酒厂介绍,自从去年以来,到杏花村开发产品的客户明显增加了很多,其中来自河南等地的客户更为突出,有不少高线光瓶酒在市场上正在风生水起。市场上既有一些没有显山露水的在陕西、山西等小区域畅销的清香酒,比如年销售过亿的鲁村、青兰坊等,也有最近两年跑得最快的杏花村本地品牌汾杏。在杏花村产区,无论是汾阳市酒厂等以往较为低调的企业,还是汾杏酒厂等品牌型企业,目前都规划了新的产能扩建项目,同时在企业文化、老厂区重建、博物馆、酒旅融合等方面纷纷进行布局。
当地人士认为,现在的清香热正处在蓄能时期,如果汾酒继续高速增长,那么两三年后的清香品类会从蓄势升温转为爆发期,这和汾酒的体量以及产品结构的带动有关,也与杏花村产区的产业现状有关。与此同时,多数企业认为,能够承接清香热机遇的仍然会是少数有准备的企业。对于想开发产品的经销商,会看重企业的产能、价格、企业背书以及是否具备成熟的服务。对于想代理产品的,也会关注到企业的团队、营销模式和体制。在杏花村,体制仍然是很重要的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,曾经的一些颇有名气的企业,正是因为村集体企业等不同的体制机构,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后劲。
3
资本的观望与介入
产区的兴旺,除了市场的头部企业带动外,也离不开资本的力量。杏花村产区同样如此。
以杏花村经济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和企业数量看,目前企业数量已经接近百家,其中很多都是新的酿酒项目,其中既有新晋商酒庄等企业的扩建升级项目,也有酒仙网等背景的新建酒厂。从来自当地的企业信息看,无论是酒仙网,还是1919这样的企业,都在关注杏花村产区并进行考察和布局。另外也有山西当地的业外资本在进入酒业。庞泉酒庄这样的品牌开始高调亮相,海南椰岛也在杏花村开始布局清香品牌。
杏花村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规划、推动以及当地有实力企业的扩建项目,正在让杏花村这个底蕴深厚的清香核心产区加快升级的步伐。业内一些大资本的进入,则会进一步起到示范效应。
2022年的白酒产业,浓香、清香、酱香正在向着三分天下的格局迈进,与浓香的品质升级、酱酒的理性回归相比,清香品类正处在一个蓄能布局和加速升温阶段,清香热的大幕正在拉开。